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且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教師對幼兒的觀察伴隨著幼兒園一日生活隨時隨地發生著。觀察的種類很多,觀察的內容也很繁雜。
經常聽到教師們說:“我們每天也在看呀,怎么沒看到什么呢?”是的,觀察不等于簡單地看看,要想改變現階段教師對于幼兒游戲的“視而不見”“弱視”“近視”等現象,需要教師從很多方面下功夫。
經常會有教師抱怨沒有時間觀察,確實,如果不管幼兒,教師當然有時間觀察、記錄幼兒。可是,教師們不但要帶班,要備課,要布置環境,還要做其他很多繁雜而又瑣碎的工作……
幼兒教師的工作真的是辛苦而又繁重!可是,如果觀察、記錄幼兒是幼兒教育核心工作的基礎,那么教師就需要調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讓每個時間段都高效運轉。
(1)作為旁觀者的觀察
按照要求,一般每個班級會配備兩名教師和一名保育員,兩名教師采用輪流擔任主班和配班的形式分工。如果是這樣的話,配班教師就可以在配班的時間段里有意識地選擇游戲區域或兒童個體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和記錄。
配班教師可能不是每天都能如此,但每周至少可以保證一個小時的時間,之后再花點時間整理一下觀察與記錄到的信息即可。
(2)作為參與者的觀察
教師在擔任主班的時間段里同樣可以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只不過因為這個期間要負責所有幼兒的生活活動和教學活動,所以觀察起來有些困難,尤其是很難進行有目的的、系統的觀察。
幼兒在室內和戶外開展的游戲的種類不同、內容不同,教師觀察的目標也不一樣,所以觀察的內容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觀察游戲,主要是觀察游戲中的幼兒,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游戲主題。即:幼兒游戲的主題是什么?是怎么確定的?主題與生活,與主題教育教學有何關系?主題的穩定性如何,是怎么轉移的?等等。
游戲角色。即:幼兒游戲中有角色分配嗎?是怎么分配的?角色分配過程中是否有沖突?是怎么解決的?幼兒的角色意識如何?角色扮演的水平如何?等等。
對材料的選擇和運用。即:游戲過程中喜歡選擇和使用哪些材料?是怎樣使用的?使用材料時是否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是否有更多的以物代物的假想性游戲行為?是否能靈活地處理材料不足的問題?等等。
游戲情節的發展。即:幼兒游戲過程中有哪些情節變化?每次情節變化的誘因是什么?游戲內容是否豐富?等等。
游戲中的語言和交往。即: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達和交流如何?同伴關系如何?游戲中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遇到矛盾沖突時有什么表現?是否能采用協商、輪流、適當妥協等方式化解矛盾?等等。
游戲的持續時間與游戲興趣。即:幼兒的游戲時間持續的長短如何?持續多久后開始轉移的?游戲過程中表現出的投入程度如何?等等。
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和遵守。即: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是否能控制自己,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若因為缺乏規則導致發生沖突,幼兒是否能通過協商來確定游戲規則?幼兒能否堅持遵守規則?等等。
在觀察幼兒的游戲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掃描觀察法
掃描觀察法,是指在固定的時間段里對幼兒依次進行輪流觀察。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教師粗線條地了解全班幼兒的游戲狀況。
使用這種方法時,教師應保證所有的幼兒均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一般先設計好表格,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如10分鐘),在表格內做記號即可。
(2)定點觀察法
定點觀察法,是指選擇某個區域進行一段時間系統、細致的觀察,觀察對象包括此區域內的所有幼兒或部分幼兒。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教師想要了解某個區域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以便把握幼兒游戲的興趣、水平、特點和個體差異等。
(3)追蹤觀察法
追蹤觀察法,即定人觀察法,是指明確某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之后,幼兒走到哪兒,教師就跟蹤到哪兒,并進行系統、細致的觀察。
這種方法有助于教師了解個別幼兒的游戲狀態,是進行個案研究最好的方法。
觀察記錄是指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寫下來,以期對幼兒的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審視環境和教育的適宜性。教師撰寫觀察記錄的關鍵是能否抓住有“典型意義”的人或事,并認真、細致地觀察,再客觀、詳盡地描寫出來。
觀察記錄在書寫的時候可以采用“敘述+分析+反思”的三段論式,也可以采用“夾敘夾議+反思”的兩段論式。
如果故事相對簡單,描述也很簡短,可以采用第一種方式;如果故事較長,情節較復雜,采用第二種方式會更輕松一些。
考慮到幼兒教育工作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幼兒教師在做觀察記錄時還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較為便捷的方式。
(1)圖片故事記錄
圖片故事記錄,是指教師通過圖片來反映幼兒的游戲過程。為方便大家閱讀,教師可以在每幅圖片下面寫上幾句話。
(2)便箋條記錄
便箋條記錄,是指教師在帶班期間隨身攜帶一個便箋本,將對幼兒的觀察隨機記錄在便箋條上,之后有時間可以整理一下,沒有時間,也可以將其當作非正式的觀察記錄。
(3)視頻、錄音記錄
視頻、錄音記錄,是指教師把幼兒的游戲過程錄下來,當作游戲資料保存起來。原來我們一直把視頻和錄音當作記錄的輔助工具,其實,視頻和錄音本身就是記錄的一種方式,而且是最真實、最形象的一種記錄。
如果做觀察記錄不是為了給別人湊數或者保存在檔案盒里以備檢查,那么,采用視頻、錄音的方式記錄更有助于研討和交流。
如果采用敘事的方式做觀察記錄,一篇觀察記錄應該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觀察記錄名稱
就像寫作文需要一個題目一樣,觀察記錄也需要一個題目,但題目不要起得太大,且應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鵝卵石搬家記”“開著房車去旅游”等。筆者曾經看到有些教師的觀察記錄,起名叫“戶外游戲觀察記錄”“孩子們的表演游戲”等,這樣的題目就太籠統,且沒有具體的指向性。
(2)觀察目的
現階段,幼兒教師寫的觀察記錄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缺乏觀察的目的性,比較隨意。這說明教師在做觀察記錄時是孤立于課程之外的,并沒有把觀察記錄與幼兒評價、環境材料投放、教師指導、教學計劃等聯系起來,也沒有利用好觀察記錄進行有效的教研活動,以更好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請看以下幾個例子。
觀察目的:益智游戲區新投放的五子棋材料的適宜性。
做觀察記錄時可以記錄每天來玩的幼兒人數、幼兒持續玩的時間、幼兒的玩法、幼兒玩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們解決的辦法,等等。連續觀察3~5天后就可以評判五子棋材料的適宜性。
觀察目的:小班幼兒以物代物的表征能力的發展。
做觀察記錄時可以選擇娃娃家、小餐廳等角色游戲區,觀察幼兒如何使用身邊的物品,觀察他們尋找的替代物與真實物品的相似度,以及是否會一物多用、以虛代實,等等。
觀察目的:建構游戲區教師介入指導的適宜性。
做觀察記錄時可以選擇建構游戲區,記錄教師介入前后幼兒的游戲狀態,以及教師介入的具體時機、具體方式等。
(3)觀察時間、地點
記錄觀察時間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評價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比如,9月份的觀察記錄,記錄的可能是一個剛入園的幼兒;而6月份的觀察記錄,記錄的可能就是已入小班近一年,將要升中班的幼兒。雖然都是小班的幼兒,但他們的行為表現可能差異巨大。
之所以記錄觀察地點,是因為這是幼兒的游戲行為發生的背景之一,而幼兒在室內和在戶外的游戲行為也有很大的差異。
(4)觀察對象、觀察人或記錄人
教師在寫觀察記錄內容之前寫上觀察對象、觀察人或記錄人,有助于別人一目了然地了解觀察記錄的基本信息。
(5)觀察內容
觀察記錄的內容是觀察記錄最核心的部分,教師應客觀、準確地描述幼兒游戲的全過程。
(6)解讀幼兒行為
客觀描述幼兒的游戲之后,教師應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專業的分析,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運用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和相關的教育理論。對于很多教師來講,這可能有些難度,卻是做好觀察記錄必需的一部分。
記錄不是為記錄而記錄,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評判幼兒的發展,以便為其提供更適宜的課程和教育策略。
(7)反思
在解讀完幼兒的行為之后,教師應該對自己創設的環境、提供的材料、介入的指導等進行反思,尋找存在的問題,并探尋后面繼續支持幼兒發展的具體策略。
在教師寫完觀察記錄之后,一定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寫的東西是有用的,而不是僅僅交給園長做個記錄、批個“閱”字就“沉睡”在檔案盒子里了。觀察記錄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之間的交流和研討
如果是有目的的觀察記錄,那么教師們可以圍繞觀察目的,交流各自的觀察記錄。幼兒園每學期都應該安排幾次圍繞觀察記錄開展的教研活動。此外,案例研討式教研活動的案例均可來自教師的觀察記錄。
(2)調整環境與課程的依據
幼兒園室內外環境的調整、游戲材料的投放、園本課程或園本化課程的建設都應該從幼兒的實際出發,而教師撰寫的觀察記錄就真實地反映了幼兒的需要、興趣、發展特點和水平,所以,觀察記錄是幼兒園調整環境與課程的依據。
(3)評價幼兒的發展,作為幼兒成長檔案袋重要的組成部分
觀察記錄是用敘事的方式記錄幼兒的表現,而解讀就是對幼兒發展狀況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更真實,更具有客觀性、針對性、實效性,可以幫助教師擯棄那種“評語式”或以“分數”高低為標準的簡單而無效的評價方式。
當然,把觀察記錄放進幼兒的成長檔案袋,也是其中最具有專業性的材料,最受家長歡迎。
(4)用于家園溝通
筆者經常聽到教師們關于現階段家園溝通難的抱怨。想想也確實不易,一方面家園溝通是一門學問,年輕教師需要學習和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可能也與教師專業權威的形象沒建立起來有關系。
而高水平的觀察記錄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地位,用于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家訪、家園溝通欄等都會更有效地增強家園溝通的實效。
(5)作為班級故事與孩子分享
去掉觀察記錄中的解讀和反思部分,教師配合圖片或視頻講述的游戲故事可能會成為孩子們喜歡的自己的故事。
會講故事的教師善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因此游戲故事講述的過程也會成為師幼共享的美好時光。
下一篇 : 你深諳“蒙氏教育”、“瑞吉歐教育”,中國本土的“活教育”你了